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txt.info,最快更新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

    新的一天,从清晨开始。

    太阳升起,各朝古人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各朝的皇帝尤为忙碌,既要忙着搭建覆盖全国的通信网,又要忙着寻找全国各地的矿藏。

    至于各朝的老百姓,则是抓紧时间处理一天的农活。

    等会还要观看视频,他们对后世取消农业税很感兴趣。

    在他们的认知中,历朝历代的老百姓都要缴纳农业税,他们无法想象后世为什么可以取消农业税。

    也正因此,他们才会如此期待主播等会播放的视频。

    他们不指望当今皇上可以学习后世取消农业税,皇上在看完视频后可以降低一点农业税,他们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其实他们老百姓最感兴趣的,还是想知道后世取消农业税的原因,看看他们能不能从中借鉴一二。

    上午一开始播放的依旧是简体字教学视频,整个视频足足有好几个小时,各朝的孩子纷纷叫苦连天。

    苏晨为了加快进度,只能采取赶鸭子上架的方式。

    他也没指望各朝古人通过天幕学习,就能掌握每天的知识。

    其实天幕学习的效率很低,仅仅能够让各朝古人对简体字有一個大概的认识。

    可能各朝会有一些学霸可以很好的吸收知识,但那只是少数而已。

    想要完全掌握简体字,需要老师面对面教学,需要有老师每天督促着读书识字,仅仅观看天幕的教学视频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他加快速度把简体字过一遍,只是为了方便各朝统治者做好记录工作,然后通过兴办学校的方式,把这些简体字知识传授给学生。

    他相信以各个朝代的实力,是完全可以做到全面普及教育的。

    农作物种子可以让各朝有吃不完的粮食,世界地图可以让各朝有花不完的银子。

    解决了这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各朝各代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爆炸式发展。

    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各朝的每一个郡县都会有学校,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上学。

    在知识学习视频快要播放完之际,各朝古人纷纷停下手头上的活,而是不约而同的把目光看向天幕。

    农业税和各朝古人息息相关,大家都想看看后世怎么就把农业税给取消了。

    千年农业税,血泪消亡史

    明朝末年的一位官员,在面对因税赋过重揭竿而起的农民军时,说出了“不做安安饿殍,尤效奋臂螳螂”这句话。

    意思是你不老老实实当饿死鬼,竟然还敢螳臂当车来造反。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这句话,简直是十恶不赦。

    但是封建时期的农民在官员眼里还真不过只是个纳税耗材而已,干的动就交税,干不动就主动饿死,好让朝廷省心。

    双方矛盾点归根结底在于一个税字。

    在中国古代,一般有两种税收思路。

    一种是代表着小农经济思维的人头税和劳动税。

    另一种是代表着商品经济思维的资产税和经营税。

    哲学家黑格尔在谈到中国历史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来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王覆灭更迭的不断重复罢了,这句话是有那么一丁点道理的。

    杨嗣昌胡说八道,老夫什么时候说这句话了,一定是有小人故意污蔑老夫。

    他做过一首诗,第一句说的是“不作安分降将,效尤奋臂螳螂”,根本就不是什么让老百姓老老实实当饿死鬼。

    他身为内阁大臣,尊崇孔孟之道,怎么可能说出如此丧尽天良的话。

    一看就是有人抹黑他,故意往他身上泼脏水。

    当初他举荐熊文灿负责剿匪,在他的同意下,熊文灿采取招抚策略。

    最终顺利招抚了大批流寇,其中包括张献忠,这也算做是他的政绩。

    本来是皆大欢喜的,可张献忠在被招抚后,得到朝廷承诺不拆散军队、有单独驻地、税收自理、不听调、不听宣等等优待政策的情况下再次反叛。

    在这种情况下,他所说的不作安分降将是在骂张献忠。

    也不知道是哪个奸臣把这句话改成了不做安安饿殍,让他莫名其妙的背负骂名。

    在听到视频传出的第一句话时,各朝的老百姓无不怒目圆睁,气愤不已。

    让他们老老实实当饿死鬼,这种混账话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说的。

    要是让他们知道名字的话,此刻一定在弹幕上大骂这个恶官。

    尤其是处于各个王朝末年揭竿而起的老百姓,看到这句话纷纷破口大骂。

    他们也不想造反,可官府把他们往死里逼,为了求一条活路不得不造反。

    可现在有恶官剥削他们就算了,居然还敢大言不惭的让他们老老实实饿死,这谁能受得了。

    中国虽然有五千年历史,但是从秦朝统一六国开始,一直到清朝覆灭,建立在小农经济税收之上的皇权集中制度始终都没有发生过任何实质性改变。

    无数人都试图推动税收向着商品经济思路转型,但是鲜有成功者。

    所以古代中国文明也被牢牢压制在重农抑商的枷锁里,迟迟等不到升级。

    重农抑商其实也正是两种税收逻辑冲突的结果。

    表面上来看,打压商业是因为商人既不事生产,还会虹吸农业人口,最终导致粮食产量不足。

    而本质上,则是由于商人大多居无定所,且商业活动复杂多样,使得古代征商业税的成本极高。

    反观农业,典型的不动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税基稳定,征收成本低廉,所以中国长期以来都把农业作为课税的重点对象。

    但是所谓的重农抑商,重视的也并不是农民,而是农业带来的税收。

    拿着最低的回报,干着最累的活,交着最重的税。

    因此,中国古代农民一直在逆来顺受和忍无可忍之间不断切换。

    刘彻重农抑商的本质,主要还是因为粮食产量不足,不足以养活全国人口,所以必须采取重农抑商的策略,让老百姓都能安心耕种。

    至于视频中提到的商业税收问题,还不是最主要的。

    他们大汉就有对商贾买卖货物进行收税,不管征收商业税的成本高不高,总归是可以收一些商业税的。

    其实根本在于粮食产量低,还有很多老百姓吃不上饭。

    在这种大背景下,重农抑商是必然的举措。

    只有让老百姓把心思全放在土地上,才能尽可能的种植出更多的粮食。

    否则老百姓看到做生意这么赚钱,全都蜂拥跑去做生意了,那原本就不够的粮食就更少了。

    各朝不少官员非常认同视频所说的,农民的确在逆来顺受和忍无可忍之间不断切换。

    华夏的老百姓可以说是最安分守已的,不把他们逼到绝路,他们就会一直逆来顺受下去。

    可一旦把老百姓逼到死路,他们爆发出来的力量也是非常惊人的,足以改朝换代。

    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主要的农业税改革,每一次改革不仅都伴随着血与泪,更是小农经济思维和商品经济思维的显化冲突。

    第一次的改革出现在明朝中期,当时明朝第一权臣张居正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文官集团加地主乡绅势力,主导推行给农民减负的一条鞭法。

    结果是张居正死后被利益集团挖坟掘尸,彻底清算。

    第二次改革是清朝雍正皇帝耗费一生强行推行的,号称一条鞭法升级版的摊丁入亩。

    为了推行这个政策,雍正杀的是人头滚滚。

    而自己更是日夜批复奏折,最后被活活累死。

    前两次,一次失败,一次勉强成功。

    直到第三次改革,借助土地改革、改革开放和加入to的三个千年级别历史机遇带来的动能,中国在2006年彻底取消实行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商品经济终于得以上位。

    张居正什么老夫被挖坟掘尸

    张居正目瞪口呆的愣在原地,仿佛被雷击中一般,任凭周围人怎么叫唤也毫无反应。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自己好歹也是堂堂大明首辅,死后居然落得如此下场,被人从坟墓里挖出来掘尸。

    好了好半晌,他才恍恍惚惚回过神来,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咋一听令他难以置信,可仔细想想,这种悲惨结果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居然成真了。

    在他强行推行改革的那一刻,他就有预料自己的下场大概率以悲剧结尾。

    毕竟自古以来,改革之人都没有好下场。

    因为一旦推行改革,势必会引起既得利益集团的围攻。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推行改革千难万难,改革者想要有好下场近乎不可能。

    可即便如此,他也要强行推进改革,用强有力的手段压制反对派。

    他不为其他,只希望通过改革可以让大明朝化解危机,延续更长的国祚。

    他之所以费尽心力的改革,是因为他看到了大明朝面临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尽管他早已有心理准备,可是得知自己死后被挖坟掘尸,内心还是不可避免的悲痛。

    想想他一心一意为了大明朝,为了全天下的老百姓,可谓是呕心沥血,不惜得罪整个官绅阶级。

    可最终的结果却落得这般田地,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可很快他就重新坚定信念,目光深沉而坚定,散发出一往无前的气势。

    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可为了大明朝,为了天下百姓,他也必须勇往无前。

    即便死后被清算,又算得了什么呢。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抱负,他纵死无悔。

    雍正朕因为日夜批复奏折被活活累死,确定没有开玩笑

    他怎么看都感觉有些荒谬,历朝历代也从未听说过有哪个皇帝是因为批复的奏折过多而活活累死的。

    即便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每一天都批复那么多奏折,也没看到朱元璋因为这个累死的。

    要知道,朱元璋的勤政可是出了名的,每天恨不得十二个时辰处理政务。

    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也没有被累死。

    他虽然勤政爱民,可也没有到朱元璋那种废寝忘食处理政务的地步。

    他为了推行摊丁入亩,耗费了毕生心血。

    毕竟摊丁入亩的政策触及到整个士绅阶级的利益,遭到几乎所有文武大臣的反对。

    他要是不时刻盯着,肯定会有官员阳奉阴违,背地里做些小动作。

    说他日夜批复奏折,这确实是真的。

    没有办法,为了摊丁入亩政策的顺利实施,他必须这么做。

    现在来自后世的信息告诉他,自己是因为操劳过度累死的。

    虽然他不太相信,但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要多加重视的。

    既然如此,那他以后多加休息就行,这样总不至于被活活累死吧

    不过有一点让他不解,勉强成功是什么意思

    成功就是成功,哪里还有勉强一说。

    他不禁在心中思索起来,难道是改革不彻底,有一些地方的改革打了折扣

    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